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泥土与真情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秦玉凤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     2013-10-25 08:29:04

           在9.18的前一天,辽宁税专近40人坐上了大巴车,在校组织人事处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2天的锦州之旅。这次活动是党的群体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主要目的地是辽沈战役纪念馆。经过近六小时的长途“奔袭”,我们终于来到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共分三层,基本陈列设有序厅和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全景画馆4 个专题馆。我们聚拢在专业讲解员的周围,专注地聆听他充满激情地讲解,仿佛带我们回到了战火纷飞的1948年。锦州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948年9月,中央军委针对蒋介石“死守待援”的战略企图,采取“攻锦打援”的战略部署,集中主力25万大军围攻锦州,把敌人封闭在东北境内加以各个歼灭。最震撼人心的是全景画馆采用绘画、雕塑、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画的北面,表现的是我军北突击集团炮纵主力是封锁敌军机场,攻打合成燃料厂,攻克配水池、亮甲山、突破北面城垣等战斗场面,突出描绘了爆破英雄梁士英舍身炸碉堡 ,赵兴元率战士浴血奋战,捣毁敌人“第二凡尔登”,尖刀排长李世贵率先登上城垣,黄德福在炮火、浓烟中,高举红旗屹立如山,董来扶驾驶“功臣号”坦克向敌人阵地冲锋的英雄形象和壮烈情景。众多的支前群众冒着枪林弹雨抬担架、救护伤员……
            掩上历史的画卷,有职业习惯的教师们开始探讨为什么老蒋在半年的时间里节节失利退守孤岛了呢?而我军为什么势如破竹重整山河了呢?这一切决不是偶然。同样发生在1948年却是不同的场景:一面是在河北平山县西柏村(中共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召开“九月会议”,明确阐述在彻底推翻国民党政府后中共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政权;而与此同时,在庐山的“主席行辕夏都官邸”的庭园中有一天然裸露石丘,上面镌刻着“美庐”二字,左下刻有“中正题”,这是蒋介石于1948年8月亲笔题写。我想这种差异决不是这两位伟人自身格局所限这么简单!而是这两人背后的政党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所致。
            历尽百年沧桑的老百姓要和平,要生存,而我党的土地革命解决了这个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古训又多了一个鲜活的例证。老百姓送家人参军、为部队引路、送粮草,不只是人民军队在作战,而真是置敌人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易帜投诚和平解放的事件也不断上演,国民党也只能偷运黄金去孤岛加“一声叹惜”呀! 
           当时光流淌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又是值得对比的戏剧性一幕:台湾励精图治、总想“光复大陆”,推行民主政治,又有美国大力援助,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这时的大陆却是“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精神极度苦闷的非常时期。并非风水轮流转,而只能说明一个真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谁不把群众放在心里,就会有灭党亡国的危险。作为执政党始终要为人民负责,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心里始终要装着群众,把群众当亲人,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及时回应群众的所盼所求,以实际行动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始终站稳群众立场。
           希腊神话里的英雄安泰只要脚不离地就力大无穷,任何敌人休想战胜他,而在一次搏斗中他的敌人就设法使他脱离地面,然后击败了他。这个故事可用来比喻党和人民的关系。“脚下沾满了多少泥土,心中自然就会沉淀多少真情”,党员干部“向下”生根才能“向上”成才。我们要把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作风养成的良机,挤更多的时间沉下去,接地气,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和基层群众一起弯下腰、滴下汗,播下富民强国的种子,以无愧于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 
     

     

编辑:秦玉凤    审核:张昱东    发布:秦玉凤    2013-10-25 08:29:04    

【文章来源】
【图片来源】
【关键字】群体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专题分类】主题教育 学习教育

【相关文章】

没有符合条件的信息...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