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税务文化课程设计的思路调整

    《税务培训视界》支丹     公共教研部(党建教研部)     2014-04-02 08:19:07

        税务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税务文化建设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作为一名税务施教机构的培训者,如何适时调整税务文化课程的思路与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诠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以推进税务机关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是摆在面前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实践内涵的税务文化也是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税务机关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  
        一、 当前税务文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在税务文化建设上倾注了不少心血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发展和创新的角度上看,要进一步提升税务文化建设的整体效能,还必须直面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对税务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税务文化建设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是目前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税务文化建设在内容上的模糊化和空泛化;在形式上的政治化和文体化;税务文化建设在组织上的单一化和随意化;在行为上的速成化和短期化;在思想上的近视化和排斥化。
        (二)思想根源
        思想认识的滞后和理念的落伍主要表现在:过分夸大税务文化的作用,将其视作万能药物;税务文化可以克隆企业文化;税务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把二者等同起来;片面认为税务文化就是领导文化;税务文化是可以立竿见影的;税务文化是难以实现的目标和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税务文化就是娱乐活动,混同于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二、税务文化课程设计思路调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调研和教学实践。在调研和实践中,笔者发现,税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好现象,但问题在于大多数税务干部对税务文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征求意见及问卷调查中,有很多学员提出,希望了解一下税务文化的具体内容,不太想听较宏观的条文。因此,怎样把这门枯燥的课程讲得生动有趣,使学员学有所获,成为主要教学目标。
        (一)税务文化建设的目标
        结合长期文化建设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税务文化建设课程的培训目标是使学员理解并区分税务文化、税务机关文化、税务管理文化,从而使税务人员深入理解税务文化的内涵和理念。
        (二)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为使学员更加直白地理解文化的理念,在教学中,笔者从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案例出发,利用大家所熟悉的历史人物的事迹,从一个侧面谈税务文化理念。通过对厘金的处理方法,使学员了解,作为一介儒生,曾国藩懂得税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份量,他的这种理念,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税务文化理念。 
        1. 文化层次论。该理论把文化比作洋葱,可以分表层、中层与核心层。表层文化是我们能观察到、感受到的东西;中层文化是一个社会或团体的规范和价值观;核心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是人们存在的价值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用层次论来看税务文化:穿税服、打卡,这种表象,就是税务文化的表层文化;税务干部在工作中的言行举止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法律法规等属于中层文化;税务干部的治税理念、税务机关所提倡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就是税务文化的核心文化。
        2. 冰山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化由两个部分组成——显性部分,是人们能够看到的水上的部分;隐性部分,即藏在水下的部分。水下隐藏的冰山比浮出水面的要大出很多,我们平时观察到的文化表象只是冰山一角,真正造成表象不同的部分都藏在水下。
        很多地区的国地税局都已开始重视文化建设,以文化方式来管理和提升自己的团队。制度管理说到底是硬性的,但文化管理却是柔性的,柔能克刚。因此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三) 文化对税收的影响
        笔者在讲到这个问题时,首先用著名经济学教授张五常的逃税案例来分析探讨中美两国对同一个逃税事件的不同反映,从而引出不同文化背景对税收产生的如下影响:1. 在税收理念上,存在交换与义务的差别;2. 在征纳关系上,存在服务与强制的差别;3. 在纳税意识上,存在公德与私德的差别;4. 在纳税心理上,存在自觉主动与中庸被动的差别;5. 在纳税人根本权利上,存在有无选票的差别。
        (四) 税务文化建设
        1. 目前干部队伍的情况
        目前,干部队伍普遍存在的状况是:待遇基本不动,职务也难以再动,就这么大的庙。没有前景,没有动力,没有压力,不知道上升空间在哪里,感到茫然。
        2. 调动干部积极性的方法
        简言之,就是物质动力、晋升动力、精神动力。拿破仑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精神。从长远来看,没有精神支持的剑总是要被无剑的精神所击败的。” 精神动力在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中还是一个很大的空白点。
        3. 税务文化的涵义
        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税务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物质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的总和,包括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税务物态文化,是指反映税收实践活动的物质形式,即外在表现。它包括税务机关的环境、形象等内容,如税服、办税服务场所、税务工作器具、单证等,也就是税务文化的表层部分。税务行为文化是指税务干部在税收工作中的言行举止。税务制度文化是指在税收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如税收征管法、税务机关工作规则、税收管理员制度等。税务精神文化则是指治税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
        四个层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精神文化是税务文化的核心,是税务文化的集中反映。
        4. 税务文化的作用
        (1)引导催化作用。税务文化的这种催化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引导税务干部的心理和行为,二是通过整体的价值认同来引导税务干部。
        (2)凝聚融合作用。通过税务文化融合税务干部的群体意识,增强税务系统的凝聚力,从而促进税务整体合力的形成。
        (3)规范约束作用。税务文化具有无形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就是形成一种“文化定势”,激励干部职工自我约束,自我要求,希望向上的机制和目标追求。
        (4)激励激发作用。税务文化能够从根本上激发税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使税务人员具有危机意识。
        (5)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税务团队和税务干部的社会活动,税务文化可以把影响扩大和渗透到社会中去,影响着社会的风貌。
        5. 税务文化建设的途径 
        途径的选择直接关乎税务文化建设的成效,在一定层面上决定着税务文化的发展成果。
        (1)构建核心价值理念体系
        税务文化理念,就是要围绕“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发展具有税务部门特色的奋斗目标和价值标准。
        要树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以热爱税收为荣,以偷逃骗税为耻;以为国聚财为荣,以淡化责任为耻;以优质服务为荣,以吃拿卡要为耻;以依法治税为荣,以人情关系税为耻。
        (2)强化干部综合素质教育
    要树立税务干部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为税务文化建设搭建知识平台,税务干部的素质决定了税务文化建设能不能继续前进。
        (3)构建法治、责任、廉洁型税务 
        构建法治型税务,一是要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二是要通过税收宣传等各种途径,提高全社会的依法纳税意识;三是要实现从“人治税”向“法治税”转变,促进税收公平;四是要抓好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提高税收执法水平和行政管理水平。绝大多数税法规范尚停留在暂行条例、暂行规定的行政法规层面上,这使得行政机关既是法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可以随时更改,税务人员征税的随意性较大。因此我们要加强行政伦理教育,不断提高税务人员个人素质,增强税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价值观,实现带好队、收好税、服好务的和谐发展。
        构建责任型税务,就是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细节决定成败,成败人人有责”的理念,形成税务独具特色的道德责任文化。
        构建廉洁型税务,即通过廉政文化建设,用健康向上的廉政意识占领税务人员的思想,构筑思想道德防线。

        笔者期待,通过对税务文化课程设计的深度思考、调整与改进,该课程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得以探索与解决,税务文化建设培训的整体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强化。

    作者简介:
    支 丹(1976-),辽宁大连人,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第二教学部,讲师 。

     

编辑:温泉    审核:郭成    发布:温泉    2014-04-02 08:19:07    

【文章来源】 税务培训视界
【图片来源】
【关键字】税务文化 课程设计 思路调整

【相关文章】

◇ 税务文化课程设计的思路调整 《税务培训视界》支丹 [2014-04-02 08:19:07]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