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网站信息工作,12月11日上午,学校举办了网站信息工作培训,聘请《大连晚报》社的资深记者、采访中心社会新闻部主任张晓帆作《如何把新闻写生动》的专题讲座。各部门的主管信息工作的负责人及信息员参加此次培训。
在培训之前,办公室对各部门网站信息工作进行了简要梳理,针对存在的主要症结和亟需提高的方面列出了简要的提纲并与授课老师沟通,以提高本次培训的质效。由于张晓帆主任从事新闻工作15个年头,曾获得过多项新闻大奖,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谈笑间信手拈来。在讲课前,张老师对我校网站又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做足功课,点评标题、图片、栏目等,因此让讲解有的放矢,直戳重点。
讲座紧紧围绕《如何把新闻写生动》讲了令信息员头疼的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和怎么编。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成为新闻热点和亮点,作为信息员要有一颗好奇心,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学会刨根问底,才能抓住新闻点,也就解决了“熟悉的地方无风景”的通病,也就有了新闻素材。那么如何写出及时、有趣、可读又贴近实际的好新闻呢?那就要具备新颖抢眼的标题、精彩概括的导语,围绕新闻点取舍的材料、生动流畅客观朴实的语言。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写作完成后,用一句话总结你的主题,如果无法概括则需重新构架。最后要解决怎么编的问题。各部门的信息员要象名厨一样,对主菜、配菜进行精心烹调,也可用创新的方式组织和策划选题,活跃网站、版面,最终完成网上文章、图片的编辑,让一篇篇文化大餐精彩呈现。
“党内第一笔杆子”胡乔木说,一篇好的文章应做到“新”“实”“小”“清”,即材料新、语言实、题目小、对象清。“光会写文章是不顶事的,光有一套新闻常识也不够,一定要熟悉群众的生活和群众的心,熟悉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的具体过程,这样才能有指望产生出合乎人民需要的第一流记者。”这些话也同样适用于我校的网站信息工作,要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善于挖掘新闻点,呈现出好文章,让网站与读者互动起来,发出税务系统培训机构的“独家声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