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立雄心 做新时代税务人

    ——张德昌书记初任讲话有感
    初任1班 杨旺锦     2018-12-10 08:13:08

    少时读苏子一句“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便对政治生涯稍有向往。而后每每遇到描写仕途道路的诗句,都跟随作者心境神驰,仿佛只要能在仕途上拼搏一次,就连失意都是浪漫主义。而今看来,彼时的失意原来是文人的一种解渴剂,手捧厚土,为黎民百姓谋生计之时,可由不得我失意,一步失意,就得失意到最后。不过这道理并非我想明白的,是别人告诉我的。张德昌书记在最后用及其简短的几个字总结了“开学第一课”的讲话——树雄心,立壮志。雄心,壮志。想来豪迈,做起来却细腻。

    书记一讲以德为先,先做人,后做官。我以为,把人做对,应是千万事业之基石。人不正,品行不端,则无良友,还会四处树敌,难聚人心。但好在前人有太多经验教训值得我去学习借鉴,只要肯研究和领悟,学习做人的道路一直有迹可循。而做好官,我认为是在循规蹈矩之上寻求突破。中国向来不缺官员,但平庸和落后的官员是无法成就事业,更无法带领人民的。越是到改革的攻坚期,越是需要创造性的业绩,但业绩的高度取决于人的深度,一个人拥有思维的开拓,业务的熟练,知识的广博,才能在关键的一点厚积薄发,谓之突破。综合来看,人为干,不充实难成长,故做人在先;官为枝,不盛开枉费栽培,故做官在后。

    二讲三观正确,明辨是非。王小波说,谁争得了明辨是非的权力,他就已经不战而胜了。这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准确的分别所有的善恶,那么在是非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何其简单,如果每一个抉择都是正确的,那么从明辨是非的那一刻起,这个人就已经胜利了。我以为,明辨是非,浅者辨事,深者辨人。如果一件事情摆在我们面前,如贪赃枉法,违规乱纪,大多数人总是能立即区分出这是坏事,甚至可以深刻的反省或批评它,但尽管绝大多数人明白一件事情的对错,却依旧避免不了犯错,其原因就是在于无法明辨自身的是非。这就好像对一个稍有学识就狂傲自大的人说“谦虚使人进步”,这个人怎么可能听进去呢?又好像对一个三观颠倒的人讲“明辨是非”,他虽然听进去了,但是非在他的脑海中亦是颠倒的,他却浑然不知。因此,先要辨明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先做到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才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讲知行合一,认真求学。我国自古官人和文人不分家,像张仪,苏轼,张居正这类人,甚至愿用一生所学去兑换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样的精神只不过在王阳明时代被具体的提出,谓之“知行合一”。为官之道,本就是实干出真知,更应该避免空谈主义,而且知识水平的提高,如果无法在实践中体现出来,那么再高的学问也无意义。我以为,当今世界复杂的政治环境正逼迫中国迅速转型,各项政策频繁更替,这既要求我们追赶国家的步伐,不断学习、研究新的事物,也要求我们尽快将所学所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将各项政策通过我们惠及到民众身上,在正确的规章制度下,做到权力的有效发挥。因此,求学与践行变得密不可分,这正是时代给我们这一批年轻官员的挑战。

    想起一六年的冬天,我在寝室的被窝里读完《明朝那些事》,长舒一口气,将心中五味杂陈吐出。忽觉史流之废变,朝纲之兴衰,不在百姓,而在为官者,便下定决心立志官场,于是探出脑袋来,一句“我也要考公务员啦!”脱口而出。室友们则是各人看各人的脸,忽而大笑说,“你小子可别腐败啦。”这一句玩笑话,却让我感到些许迷茫,毕竟历史上总是清官少,贪官多,我的心里竟徒增了几分担忧。
       
    黑格尔说,你可以把黑暗中的一棵树当作人,但你一旦看清它是棵树,就没法再把它看作一个人。这就是说,思想从简单到复杂是一条不归路。张书记上的“开学第一课”,替我们系好了第一个扣子,让我们在黑暗中预先找到了自己想去的方向,至于别人想去找的是一棵树,还是一个人,我不知道,但我想去找的是一线光芒,我相信自己终将会透过这一线光芒,看清周围所有的景观。所以我应该感谢给了我方向的这个人,然后脚踏实地前行。上任这一天我会继承别人的事业,许多年后又离开这份事业,但追求这份事业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行走着。上任之前的事和未来卸任之后的事我全然不知,可想到总会有人走在这条路上,就感到些许的欣慰,这可能也是值得人们奋斗的另一种乐趣吧。

    (班主任徐素霞推荐)

     

编辑:杨茜晨    审核:张学全    发布:温泉    2018-12-10 08:13:08    

【文章来源】
【图片来源】
【关键字】“任之初”获奖征文----三等奖作品

【相关文章】

没有符合条件的信息...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