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五大工程”打造知名学院

    曾光辉     2021-06-18 14:59:42

    2021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研究批复了《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深化改革方案》,学院进入了“一院四区”的发展新阶段。学院提出全面实施“五大工程”,即“政治引领”“融合发展”“品牌塑造”“智库建设”“人才集聚”,推动形成“学院统筹抓总、校区协同主训、重点项目带动、特色品牌辐射”的发展模式,持续打造税务系统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阵地、税务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服务国家税收治理重要平台、培养“一带一路”税务官员重要基地、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研究重要力量,确保实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在职培训院校的发展总目标。

    坚持从严治党,全面实施“政治引领工程”

        通过讲政治抓好队伍、促进业务,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建党100周年、教学融合项目先行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贯穿到教学科研工作全过程,做到“党史天天读、党课周周讲、党的知识月月测”,加强“四史”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讲出信仰、信念、信心。

        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把加强和改进党校、学院政治建设融入重大决策部署和“一院四区”融合发展全过程,做到政治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和管理,强化正面舆论引导,加强对课堂、论坛、讲义、教材内容的把控和管理,注意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加强“一院四区”融合发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畅通教职工和学员意见反映渠道。

        落实好税务系统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1+5”制度。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协同共治理念,结合学院实际制定配套工作措施。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要求,健全“一院四区”的监督清单、监督制度,将监督融入学院改革发展全过程。

    理顺体制机制,全面推进“融合发展工程”

        坚持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围绕一体化融合发展、互补化协同发展、高端化跨越发展目标,通过改革完善现有体制机制,发挥协同效应,破解同质化难题。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深化学院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校、从严治校,推进学院内部治理现代化;遵循干部院校建校办学规律,优化内设机构管理职能,按照事权相当、权责一致原则,理顺管理体制,实现人财物、教学研管理一体化。

        推进融合共进发展。以绩效管理和数字人事制度为抓手,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充分发挥改革后的人才聚合效应和协同效应;完善和优化办学定位与教学布局,推进“一院四区”教学科研资源融合、项目课程优势整合、管理服务全面聚合。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据治理、网络安全、运维体系建设,构建“一院四区”远程教学体系,实现“远程教学交互、异地工作协同、数据集中管理、信息集中发布”,建成集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智慧校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

    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推进“品牌塑造工程”

        推动“一院四区”办学资源全面整合、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文化理念包容契合、品牌优势高度聚合,塑造新时代学院发展的“四大品牌”。

        塑造税务总局党校品牌,发挥税务系统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对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放在首要位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教材,使学院成为税务系统党的理论教育主阵地、税务干部党性教育大熔炉。

        塑造高端税务培训品牌,发挥税务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立足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力打造高端项目、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全面推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培训新模式,着力申报构建专业硕士教育平台、学位教育平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拓展培训对象、调整培训结构、丰富培训内容,面向重点税源企业、中介机构、高等院校等社会对象,开展系统外高端培训,助力税收精诚共治。

        塑造国际税务培训品牌,发挥“一带一路”税务培训基地作用。立足“一带一路”税务学院职责定位,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税务学院建设,全面提升国际税收培训能力,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奠定“一带一路”税务官员培训的主导地位。与OECD联合培养税收法学硕士,拓展办学空间,把学院的品牌影响力扩大到系统外、国(境)外。

        塑造“双线”培训品牌,发挥“学习兴税”平台的辐射引领作用。高质量开展“双线”培训,将网络培训纳入学院教学培训总体框架,完善网络培训运行机制,构建融在线学习、考试、分享、交流、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混合培训体系。建好建强学习兴税“干部学院频道”,以丰富栏目、优质资源、新颖形式、快速迭代,将“干部学院频道”打造成富有影响力、品牌力的高端培训阵地。

    激发科研活力,全面推进“智库建设工程”

        用教研咨一体化思维重塑科研发展,整合“一院四区”教学科研资源,做好科研课题规划,不断激发科研活力。

        深化学术成果产出转化。按“实践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原则,以科研项目为纽带,集聚“一院四区”学术研究力量。创新学术研究组织方式,加强与政府、高校和社会知名学术机构的合作,提升学术成果质量,促进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课题研究成果的综合效应,适时形成一批有价值的咨政报告。

        拓宽科研咨政渠道。统筹期刊编辑力量,稳步提升《税收经济研究》的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期刊档次。推动《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更名为《税务干部学院学报》,逐步提升质量和品位,推动形成具有税务干部教育培训特色的高水平学术成果发布系列品牌。

        构建特色鲜明教材体系。统筹教材建设工作,聚合学院“一院四区”师资力量,综合运用自编、合作编、公开招标、国外引进等方式,高质量推进教材体系建设。以“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税制改革、税收风险管理方法与技术、国际税收规则等为重点,有序引进国外精品教材。

        提升考试测评科学性。深入研究税务系统考试测评规律,聚焦题库、专家库建设,积极探索科学的领导干部岗位胜任能力检测和税务干部专业化能力测试方法;建立健全笔试、面试、机测等各种考试测评技术体系,不断提高考试测评的公信度、权威性,擦亮学院考试测评品牌,稳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注重外引内培,全面推进“人才集聚工程”

        完善“引、育、用、评、稳”工作制度和机制,稳步提升学院高端师资队伍基数与层级,全方位培养造就讲政治、高层次、梯队化的教研骨干和团队。

        外引内培提升队伍素质。创新体制机制,多元化引进政治、经济、管理、法学、税收等领域高端师资,大力优化专兼职师资队伍结构。加大培育力度,持续开展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和青年教研骨干人才支持计划,支持教职员工提升学历层次,切实提高队伍素质。

        搭建使用平台,提升教研质效。打造教学、科研、交流、实践新平台,畅通学院教师同税务系统干部双向交流渠道,加大专职教学科研人员跨校区、跨学院、跨系统交流挂职锻炼力度,鼓励支持优秀税务干部、税务领军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应聘到学院担任专职教师,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完善评价机制。建立教职员工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和荣誉引导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稳定师资队伍,留住骨干人才,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厚植向善向上良好氛围,多渠道增强“一院四区”教职工干事创业能力。按照“统一规范、科学合理”原则,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员管理、后勤服务和质量监控等系列制度,整合优化教职员工队伍,形成人才团队聚合效应。

     

编辑:李云伟    审核:曲川    发布:王丹    2021-06-18 14:59:42    

【文章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
【图片来源】
【关键字】五大工程           【专题分类】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校园实况

【相关文章】

◇ “五大工程”打造知名学院 曾光辉 [2021-06-18 14:59:42]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