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化手段在征管领域应用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以数字化、绿色化为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催生新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既是新质生产力赋能税收征管的体现,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生成的重要保障。
通过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云平台等数字化新手段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应用,既能够实现税收征管能力的提升,也能够通过“数据多跑路,线下不见面”的数字化纳税服务提高涉税政务服务效率,减少纸质文档的使用,加速全社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使得对交易活动的记录更加全面,为税务部门优化服务和管理提供数据基础。近年来,税务部门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大力推行优质高效智能税费服务,加快建设智慧税务。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将形成多层次、海量的数字技术需求市场,为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落地提供应用场景和实践参考。
税收征管数字化促进经营主体交易行为的数据化,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财务数字化是企业数字化的优先事项,是企业适应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必然结果。财务数字化降低了企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财务信息公信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运营成本,帮助企业控制涉税风险。财务数字化产生的示范效应也将进一步坚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从而推动数字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促进数字技术服务商技术进步,有利于新一代数字技术升级。智慧税务等数字政府建设催生了大量的政府端数字技术需求,为国内数字技术服务商健康成长提供了市场基础。税收征管数字化产生的“头雁”效应促使企业端税务管理数字化标准趋于统一,降低企业更换数字技术服务商、数据迁移等门槛,促使数字技术服务商聚焦数字技术的应用体验与迭代升级,加速推动财税数字化。
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精准引导创新要素资源汇聚、促进科技成果商业落地应用,税收优惠政策需要更加精准。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将进一步突破征管能力对税收制度优化的约束,为设计更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税制提供基础。例如,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资源,借助数字化手段,税务部门可以精准描绘不同群体的劳动力再生产费用,为税制优化提供参考。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激励人才提升专业能力、夯实研发创新的专业基础。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大连)、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